
近日,ICPC亚洲区域赛中国武汉赛区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:西安科技大学李姜帅、袁伯琦、罗元三位学子组成的代表队,在全国百余所高校500余支精英队伍的激烈角逐中斩获铜牌,创下该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。这枚沉甸甸的奖牌,是三位学子无数日夜深耕不辍的成果,更是当代大学生钻研实干、协同攻坚精神的生动写照。


作为全球计算机领域顶级赛事,ICPC亚洲区域赛的参赛队伍均为各高校精挑细选的编程精英,本次武汉赛区更是云集了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强队,能在这样的赛场中脱颖而出,足以证明三位学子的专业实力与抗压能力。而这份实力的背后,是他们远超同龄人的付出与坚持。
三位同学均来自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,是学校ACM集训队的核心力量。为冲击好成绩,他们从半年前便开启了“朝六晚十二”的集训模式,集训室的灯光成了校园里最固定的“星光”。李姜帅作为队长,擅长统筹规划,总能在复杂题目中梳理出清晰的解题脉络;袁伯琦逻辑缜密,专攻难题解析,常能在僵局中提出突破性思路;罗元代码功底扎实,调试效率极高,是团队不可或缺的“攻坚手”。
训练中,他们不仅要吃透海量经典算法,还要针对赛事特点进行专项突破。遇到晦涩的知识点,三人就围坐在一起反复推演,一本本写满解题思路的笔记本、密密麻麻的代码草稿纸,见证着他们的成长。为适应赛场节奏,他们严格按照正式赛制开展近50场模拟赛,每一场5小时的高强度比拼后,都会连夜复盘错题,分析失分原因,直至完全掌握同类题型。有一次为攻克一道动态规划难题,他们从傍晚讨论到凌晨,饿了就啃面包,困了就用冷水洗脸,最终成功优化解题方案,将运行时间缩短近一半。
赛场之上,这份默契与坚韧得到了充分展现。面对全英文编程题目和紧张的时间限制,三人迅速进入状态,分工明确、配合无间。袁伯琦快速浏览题目筛选出优势题型,李姜帅制定解题顺序,罗元即刻投入代码编写。当遭遇一道高难度题目时,他们没有慌乱,而是通过眼神交流快速达成共识,先攻克其他题目积累分数,最后集中精力攻坚。在比赛仅剩20分钟时,罗元成功调试完最后一行代码,随着正确提交的提示弹出,三人紧紧相拥,所有的疲惫都化为胜利的喜悦。
此次获奖,不仅是三位学子个人荣誉的里程碑,更成为学校学子投身科技创新的“强心剂”。学校对获奖团队及指导教师进行了隆重表彰,李姜帅代表团队发言时说:“这份成绩属于每一次不放弃的钻研,更属于团队的并肩作战。”未来,他们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深耕计算机领域,也期待更多学弟学妹以他们为榜样,在创新之路上勇攀高峰,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。
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
来源:华商网-华商报
相关热词搜索:
股票配资网平台点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